主页 > 文化 >

微拍堂纪事:于士然笔下的诗意人生

时间:2017-07-14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图片

  为了写这篇稿子我特意请教了一位农业教授,花跟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这位教授一脸茫然:我只知道怎么栽培,从未在这个方面涉猎,如果把花跟人融和这不就是转基因吗?我微微一笑我说的是文化上的结合,艺术上的融入,精神上的共鸣!

  教授坦然说:跟你们这些文化人打交道就是难,花是花,人是人,瞎结合什么!科学上我争辩不过他,但文学上应该是他技不如人。陶渊明独爱菊,郑板桥钟情兰,多少古代诗人为梅花写下佳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一位文人和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性格,而每一种花也都独自默默展现着他的美和脾气。

图片

  一个靠笔书写人生的人用花来比喻再合适不过,笔下有诗情,花中有诗意,更有人的精神。初识于士然,缘于一次书法拍卖,至今已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是先看到了他的书法然后才去了解这个人。

  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家见识过很多大家的作品,也发表过许多个人见解,大多是技术分析,辞藻堆砌,读起来令人生厌,双眼困乏,自从与于士然熟络起来我的笔风也有所转变,熟悉了就想写点带感情的东西,不管是书法还是文学如果没有感情就谈不上艺术,更不用称“家”。

图片

  于士然这个人有点怪,脾气怪,从来不让我喊他书法家,说是给他戴高帽子,他就是一位书者,而他却不知道,这个书者的笔下正绽放着一朵朵清新的花。

  菊花。“花之隐者也”超凡脱俗,寓意不愿争名夺利,只求安逸淡泊。于士然,书法技艺精湛却不愿意宣扬,对于我的文章他再三推辞,如果一个书法家整天追求名利,疏于技艺,那他怎么能写出好的作品。对于于士然的话我有另外一番理解,把一位有学识有风度的书法家推介出去是我的责任,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宣扬,名利好或则坏,只在于怎么去看待它。

图片

  兰花。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兰花高洁、纯朴、优雅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于士然常在微拍堂做一些同行嫉恨的事情,不管价值多少的作品,一元拍之,怡情自乐 随缘随意,准确的说他根本不在乎金钱多少,只在乎有多少人喜爱他的作品。如今社会浮躁,利益当头,能安心研究艺术的能有几人!

图片

  梅花。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它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世俗同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寒冬展现出一副凌人的傲骨。如果把整个书画圈比喻成春天,而于士然就是那独钓寒江雪的隐者,春天虽美,冬天也自然有它的一番美丽,这份美就像是盛开的梅花闻之芳香扑鼻,观之精神振奋。

图片

  个人简介:于建业,字士然,号道隐散人 松云居士 斋号松云草堂,山东日照人氏。受家父熏陶,自幼酷爱书法,临池挥墨,研习至今,尤擅书写蝇头小楷 、行楷。以二王为宗取法赵孟頫亦得益于启功笔法。书风妍婉秀美 潇洒俊逸作品随性天成,讲究万物随缘,随缘而转!99年曾赴北京寻访名师,幸遇书坛怪才刘继刚老师,(书坛怪杰人民日报曾专刊报道)拜在门下,德艺双修!期间时常接触刘炳森、张海等书坛大家,虚心求教,博采众长,悟的书法之精妙,书艺大增。守笔经商多年虽奔波各地依然临池不辍,因心性淡泊不注虚名…自诩道隐散人,取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自由闲散之意!斋号松云草堂,暗喻如青松之坚韧,似白云之悠然!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