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文 >

2019年度全国检察公信力测评结果公布 得分为87分

时间:2020-04-21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委托,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2019年度全国检察公信力测评项目的实施工作。“检察公信力测评”是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社会公众、案件当事人、法治职业群体对检察工作的认识、接触、参与和评价情况,以综合评估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水平和队伍建设状况,为全国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从2014年至今,检察公信力测评已连续开展了六年。

  2019年度全国检察公信力测评指标体系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或省份)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报告赞同率,占比10%。主观指标为问卷调查测评,占比90%。评价主体包括三类,即对检察机关有一定了解的社会公众;与当地检察机关有接触的案件当事人或其亲属;法治职业群体,包括警察、法官、监察人员、律师、政府工作人员和法学专家。测评综合运用了定量问卷调查、一对一深度访谈、实地走访、共识研讨会等多种研究方法,共完成14461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社会公众样本12588个,案件当事人样本985个,法治职业群体样本888个),实地走访31个城市并召开了11场共识研讨会,多维度、多层次了解了不同区域的各类人群对我国检察公信力建设的评价和建议。现将2019年度全国检察公信力测评结果公布如下:

  一、2019年度检察公信力测评得分为87分,公信力水平逐年稳步提升

  2019年度检察公信力测评全国总得分为87.0分,其中问卷调查所得的31个省检察公信力均分为85.9分。从不同年份来看,检察公信力得分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2016年检察公信力测评问卷调查的总评分为80.5分,2017年提升至82.1分,2018年为84.0分,2019年分值继续增加1.9分。在2个一级指标中,“司法办案”2019年得分88.1分,相较4年前提升了5.9分,“队伍建设”则从2016年的78.5分提升至82.5分,两大指标双向发力,“司法办案”增速更胜一筹。

  二、规范文明、监督有力、客观公正稳占三甲,责任担当得分涨幅最大

  2019年检察公信力测评的10个二级指标中,得分超过90分的指标有4个,分别为“规范文明”(92.3分)、“监督有力”(91.6分)、“客观公正”(91.3分)和“责任担当”(90.4分)。

  近四年来“客观公正”、“规范文明”、“监督有力”指标得分持续向好,排名稳居前三甲。从年度增长幅度看,“责任担当”增幅最大,4年内提升了12.2分;“素能过硬”的涨幅也较大,达8.8分。“公开便民”得分相较去年有显著提升,这与各级检察机关不断推动和宣传“12309”检务服务中心、公众对检察院的认知水平逐步提升密切相关。

  三、社会公众对检察院认识较浅,最期待提升“公开便民”和“纪律严明”

  数据显示,调查接触的社会公众中有65.9%表示“不了解/没听说过”检察院,在了解检察院的公众中准确知道“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的比例仅为41.2%。可见,公众对检察院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二级指标中,公众最不了解的指标为“清正廉洁”(11.0%)。

  此外,在社会公众、案件当事人、法治职业群体三类群体中,公众对“公开便民”(61.8分)、“纪律严明”(70.8分)的评分最低。年度对比数据也显示,近四年来,“公开便民”、“清正廉洁”和“纪律严明”的公众评价都不高,是社会公众最期待检察机关加强相关工作的指标。

  四、法治职业群体对公信力评价更高,“客观公正”、“规范文明”受好评

  在三类群体中,法治职业群体对检察公信力的评价最高(90.5分),高于社会公众(85.7分)和案件当事人(83.3分)的评价。而且,在所有指标中,除“监督有力”和“责任担当”两个指标外,其余指标的最高分都来自法治职业群体。

  在10个二级指标中,法治职业群体对“客观公正”、“规范文明”的评分最高。与社会公众对“公开便民”、“纪律严明”评分最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治职业群体对这两个指标的评分相对较高,评分仅次于“客观公正”和“规范文明”。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了解度和理解度直接影响人们对检察机关“公开便民”和“纪律严明”水平的判断。

  五、案件当事人的评价提升最快,“清正廉洁”和“公开便民”满意度评价偏低

  对比三类群体的评分数据,案件当事人评分提升最快,近四年提高了8.8分,显著高于社会公众(5.2分)和法治职业群体(1.7分)的增幅。在2个一级指标中,案件当事人对“队伍建设”评分显著低于法治职业群体(分差9.7分);在10个二级指标中,案件当事人群体对“清正廉洁”(72.0分)、“公开便民”(78.2分)的评价相对更低。

  此外,数据也显示: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案件当事人群体对“公开便民”、“纪律严明”、“服务大局”、“素能过硬”、“规范文明”的评价明显提升,对“监督有力”、“清正廉洁”这两个指标的评价则略有下降。

  

  六、律师对检察机关“规范文明”的评分最高,最期待“强化法律监督”

  对比6类不同法治职业群体给出的检察公信力评分发现,律师评分(87.6分)最低。从不同法治职业群体对二级指标评分的高低排序来看,具有一致性,即评分最高的指标均为“规范文明”,评分最低的指标均为“清正廉洁”、“监督有力”。律师评分最高的为“规范文明”(93.2分),最低的为“监督有力”(81.1分)。

  近四年来,二级指标评分的年度对比数据显示,律师对“纪律严明”和“及时高效”2个指标的评分明显提升,但“监督有力”、“清正廉洁”和“责任担当”3个指标的评分始终低于其他7个指标。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在法治职业群体中的公信力,如何针对律师群体、围绕这3个指标改善有关工作是关键。

  七、公信力得分区域差异缩小,西部地区持续领跑,东北地区增速最快

  测评结果显示,在全国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以86.4分位居首位,中部、东北、东部得分紧随其后。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全国四大区域的检察公信力水平全面稳步增长,区域间的差异逐年缩小。2016年均分最高的西部地区比最低分的东北地区高4.2分,2019年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至1分以内。

  此外,西部地区均分连续4年位居四大区域之首。东北地区的得分由2016年的77.9分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85.6分,四年提升7.7分,追平东部、中部得分。其中,“监督有力”、“素能过硬”、“责任担当”是东北地区进步最明显的指标,四年间分别增长12.8分、11.9分和13.8分。

  八、贵州排名第一,安徽、山东稳定向好,7成省份“规范文明”做得最好

  在31个省份中,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的检察公信力总得分位列全国前三甲,有17个省总得分在各省均分及以上,首末名次分差为6.9分。

  年度对比数据显示,四年来,山东省和贵州省均有三次测评总得分位列全国前三。从二级指标数据来看,贵州省(27次)、山东省(23次)指标评分也多次位列前三。

  此外,从2019年度各省得分最高的前3个二级指标来看,大部分省份在“规范文明”、“客观公正”、“监督有力”和“责任担当”方面都表现得很好。


热门文章 更多>>